前言
本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因为本文可能会对大部分工业设计师的观念会有一定颠覆性。会让你重新认识工业设计,可能会让你接受不了我的观点,所以看到这里做设计的朋友们(后称“设友”)感觉没必要看的可以划走了。留下来的设友请一定一定要看完,因为接下来一定能拓宽你的认知。
历史的巨轮从未停息,工业革命过去了三百年经历了三次革命。如今,我们正处在第四次革命之中,我们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依旧都在发生变化。现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再次加快,在如此之快节奏的时代下,不知大家有没想过我们的工业设计是不是也在发生变化。而我个人观点变化是一定发生了,而且即将迎来一次大变局。
各位设友们可以感受一下,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难以运用起来,反而是实操软件来得更实用。如今有许多关于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质疑,有人会提醒高考填报自愿都要避开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计内卷工资低也成为圈内设友们的谈资。甚至不知在什么时候陆续出现了对各大国际奖项,某点某F都开始有质疑的声音。等等,很多也举例不完。
这些现象是我工作经历中慢慢显现出来的,当时的我想不明白也搞不懂,但是这些声音现象从没停止过,甚至会显露出更多问题。最近才有点小通透,特写下此篇文章来认证自己的想法。
变局一:手绘
关于手绘的问题在工业设计圈中可以说是老掉牙的问题了,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有提及过手绘,但没有细说,在这里我会给出我最完整的个人观点。
有很多刚出来找工作的设友都会问“手绘不过关能找到工作吗”,或者有些已经工作几年的设友看到别人的手绘视频时都会有强烈的想继续深究手绘技能。我可以告诉各位现在手绘在很多行业里已经不再是必备的技能了,而是一种工具。
要想清楚就要从过去说起,上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在计算机没有不普及的年代里,工业设计的老前辈们是怎么提方案的,说又说不明白,直接做个手板成本又太高,所以手绘就成为设计师与客户沟通的唯一桥梁,所以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西方设计师也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设计体系,一直蔓延到教育界。此时中国刚好恢复高考又实行改革开放,在教育上也就有相关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工业设计,所以如今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手绘成为工业设计重要的一环。80年代后计算机在西方国家慢慢普及,计算机也渗透到各行各业,在工业设计领域当然不会例外,为提高设计效率,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很多设计软件,于是手绘和计算机建模渲染并存,形成互助互利的局面。时至今日,手绘与计算机建模渲染都存在,但是大家会发觉需要用到手绘的时候越来越少了,会用到手绘技能多是设计公司,用来做方案推敲头脑风暴,但是提交方案都是用渲染效果图的。在企业工作的工业设计师很多时候手绘方案是无需提交的直接建模渲染就提案了。可见相比以前用手绘提交方案数字化更有效率更有效果。(这是我个人的认知程度,请勿乱喷,有错评论区指正我会虚心向学的)
但是,手绘是没用了吗?外面的培训班和考研都需要用到手绘,那是为什么呢?其实仔细观察整个市场不难发现,还是有行业是离不开手绘的,那就是交通工具。无论你是做汽车还是摩托都离不开手绘,为什么,因为研发周期长,建模要求质量高,外观分型线的一点变化都会影响制造难度,生产成本。所以前期手绘的推敲就尤为重要,让你想清楚我的外观是什么再建模。
那其他行业就不需要手绘了吗?不是的,手绘已经不再是技能了,而是工具了。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技能和工具的区别,工具是一种为完成某件事的手段,而技能是有门槛有壁垒的,是熟练运用工具后而诞生的,有工具未必有技能,有技能就离不开工具。比如,一位家电工业设计师在建模前是不是需要在纸上提前手绘一番,这是为了搞清楚我要设计的外观的倒角要多大,轮廓线怎么走,曲面怎么变化等;又比如,在设计团队里,需要互相交流想法时,说不清楚就要用到手绘;再比如,我突然有一个好的ID需要记录,手绘又派上用场了,等等。
这么分析下来,除了交通工具等一部分行业需要手绘技能外,其他行业已经把手绘蜕变成一种工具了,是一种模拟工具,是一种沟通工具,是一种记录工具等等。其实我们已经没必要去用马克笔呀彩铅呀去刻画一副很好看的手绘了,手绘就如同数学家的草稿纸一样,是工业设计师的草图,是理清设计思路的工具。
如果看到这里的设友还想学习手绘的,我建议就画好汽车或摩托车就是了,其他什么咖啡机啊,吸尘器那些小家电都不要去画了。而没有打算进入交通工具的设友又想提高手绘,我建议去练习素描会更有意义,素描能让你提高空间物体的理解能力,对设计产品外观建模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手绘变了,变得不再那么“外向”了不再是设计师展现技术的技能了,而是变得更加实用灵活的工具了,这将是一场数字化取代传统工作方式的变局。将来,手绘会不会成为过去我不知道,但我只知道数字化是朝着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至于未来怎样就交给时间了。
变局二:职业细分
其实有时我会觉得自己不像一个工业设计师,更像个绘图员,精修师。即使我是有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一个项目输出几种方案。但是依然会觉得是个绘图员。在我上一篇的文章中,评论区也出现了相关的讨论,相信大家多多少少也有这种感觉。在这里,我也对这种现象说出我自己的观点。
从大学接受教育起,老师一直强调的设计理念是重点,有想法的设计师才有价值。可一出来工作后你会发现拿着比你高薪资的同学都在培训班系统学习过建模渲染,也确实外面招聘的都是看你的作品集,看你建模渲染功底。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也说过,CMF是工业设计的基础,建模渲染只是为了实现CMF设计为目的的。那为什么现在社会对建模渲染的技术会如此注重,甚至成为了工业设计师的标签,成为了工业设计圈内判断设计能力的标准呢?
其实,我们把角度放大一点,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就不难搞清楚。中国工业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有着先进的工业技术,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数字化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我认为工业设计师这一职业一分为三,出现了产品建模师,产品渲染师和CMF设计师(即新工业设计师)。
我为什么有这种判断,我来一一解析。从2000年开始在高等教育扩招及数字化普及的大前提下,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有建模渲染能力的工业设计师,同时在商业化的推动下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山寨产品,还有各种不知名的小型企业,使市面上更新迭代的快消产品多了起来,一下子能建模的工业设计师就成了香饽饽,所以需要会建模的人才去迭代产品。接下来,电商开始崛起,销售模式从线下走到了线上,一张好看的产品图片就变得尤为重要,有渲染能力的工业设计师就成了抢手货。如今,正是短视频时代,现在线上卖产品都最好有视频展示,所以产品动画就成了工业设计圈内的热门技能,但凡你会产品动画都会比其他工业设计师薪资高出一大截。
在过去这20年间工业设计出现了迅猛的发展,正因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制造而非创造,提供创造能力的工业设计反而未能创造价值,而转变成了为制造业服务的建模师与渲染师,这是一场工业设计职业细化的变局。在这种大环境下,工业设计细分出了多两种职业,产品建模师和产品渲染师,去适用当下社会发展的形势。虽然,在现今社会上还没普遍出现这种职业名称,但是从工作内容就说明了其职业性质了。而这两种职业的诞生是从工业设计师中分支出来,当下大家也没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区别,所以才有这么多挣议和对工业设计师片面的理解。我们身边所有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工业设计更不会例外,时代在进步行业职业也在发展,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变局三:突破内卷
众所周知,设计是内卷比较严重的职业之一。每个设计师都在水深火热中竞争拼杀,斗得你死我活,生存空间一缩再缩。为什么内卷这么严重,这现象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找到突破口呢?
设计是源与生活,源与工作的经验积累。可以说人人都是设计师,现实也正是如此,就工业设计来说,一位零基础的辍学有志青年只要智力没问题,去报一个月特训培训班课程,就可以从事工业设计师的工作。这里并不是贬低工业设计,而是就事论事。相比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等职业门槛确实相对低点,所以内卷就不难理解。
那大家是这样认为的吗,认为工业设计的门槛低。在我看来恰恰是相反的,工业设计是门槛很高的职业,以至于和我一样的设计师都堵在门外,在门外不停地挣扎,不知道要翻越门槛,更不知道翻越哪道门槛,于是门外就出现了恶劣的竞争,是建模渲染师之间的竞争,一种偏离跑道的竞争。我从业5年了,我都不敢说我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工业设计师,因为我渐渐想明白了工业设计师要掌握哪些技能,这些技能并不是指建模渲染,更不是一张纸上谈兵的效果图。在我心目中不应该是一堆创意设计说明,精美的效果图堆叠起来呈现工业设计师的方案。而应该是能让用户看得到,用得到,感受得到的实体方案,清清楚楚的给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脑洞大开的创意,工艺的精妙,用得恰到好处的材料,动人心弦的配色等等,这些感受都不是几张效果图能比拟的。
大家有没发现,现在做私活的单子都很难报得上价格了吗?工业设计岗位薪资停留在1W多少年了,因为再便宜都有人肯做啊。20年前做工业设计可以只提交效果图就能吧设计费搞到手,是因为当时的市场空缺大,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都很低,造型新颖就能卖爆。但是别忘了社会在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在提高,现在只做做造型的设计很难走得出去了,内部设计师圈子竞争又如此恶劣,每年还有一大批应届生出来就业,这能不卷吗,价格能不往下压吗,薪资稳定不变就是贬值了。
说这么多大家也不要灰心,因为突破口一直都在,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可能要付出成倍的时间和心思。那能打破局面的是什么,没错是CMF。我在之前一篇文章写的就是CMF,明确说明CMF是工业设计的基础,它也是工业设计内卷的突破口。CMF这一词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入中国的,但是当时因为社会发展的限制一直没能别重视,直到2016年后才被重新提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感觉到CMF在设计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也在提升,会因为产品的手感,质感,灵感去买单。可以看看以下产品来感受一下:
这些产品大家应该都见过,都是这几年卖的比较好的产品,就已这些快消品为例,这类产品都是100多年前的产品项目了,直到现在仍然是活跃在市场当中,在过去音响是获取无线信息的一种工具,灯是照明的工具,风扇是散热工具,直到现在这种实用的工具慢慢变成了一种时尚品,消费品,是会过时的会重复消费的产品,从手感上,质感上,灵感上都不是过往的产品能相提并论的,这不只是造型的改变,也是材料和工艺上的改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推导一下:第一阶段,一款高科技产品,一开始面向市场时,技术相对落后还未能普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会逐渐突破,这时产品就会供过与求;第二阶段在这种供过与求的市场里,就会吸引更多资本进入,会使技术不断成熟,成熟的技术会不断把制造成本往下调,争夺市场份额;第三阶段,技术制造成本会达到一个瓶颈期,不会再有更大的突破,低成本也难已在市场取得优势,为了体现产品的差异化争夺市场,此时艺术方向就成为这种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市场才从技术竞争转变为设计竞争。这是科技不断进步的后果,也是企业为了适应竞争市场的结果,这也是工业设计师诞生的理由,所以工业设计师一般都是做艺术出生,这就是根源。但是这就完了吗,时代是在进步的,我认为第四阶段会出现设计竞争激烈,艺术方向都难已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优势,这时就需要艺术和技术高度融合去突破重围。
艺术和技术相融合就诞生了CMF设计,CMF不只是“美”的设计,也是技术的应用。CMF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不仅要研究材料性能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运用搭配,可惜目前关于CMF教学资源几乎为0,设计师需要自身的实践磨炼总结经验去得出答案。可见工业设计师应具备海量知识及丰富经验才能做好这份职业,在这种内卷严重的环境下,丰富的经验海量的知识就成为了每个设计师的护城河,这不是做了几年设计就能弄清的事情,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坚持,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去研究。真正的工业设计师是真正热爱设计的人,是懂得如何应用材料和工艺的创新者,如今材料和工艺应是工业设计师设计的基本内容,而不再是建模渲染效果图的设计,这将是一场工业设计内容的变局。相比过去工业设计要更具实际性,才能站稳脚跟,而只有虚无缥缈的设计效果图,已经再难出现更好的设计。所以我才认为CMF是工业设计师冲破内卷更上一阶的突破口。
如今各种各样的现象,都揭露了工业设计的变局正在发生,数字化改变了过往的工作方式,市场的变化让职业细化使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市场的需求让设计内容产生了质的改变,这也间接证明了过往有很多知识教育理念都不再适应当下,如今的工业设计师更应该跳出这种怪圈,摒弃过去落后的观念,去探索去尝试新的道路。我们都是时代的开拓者,见证者,每个人都生活在变局当中,只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让我们要睁开双眼看更广阔的世界,别埋头随波逐流。
以上观点我不敢说是绝对是正确的,这却是我这些年来的感触,纯粹是分享出来让设友们参考,认证自己的想法。好了就说到这里了,希望对各位都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记得 · 关 · 注 · 我
这里是直击工业设计师最真实的一面,会以我的自身经历与见闻分享给大家。
本文章版权归 造物者 所有,禁止匿名转载及个人使用,任何商业用途均需联系原作者。
举报
我觉得现在设计师其实你想那么多没什么用,虽然这个观点有好有坏,但实际的情况确与之出入很大,设计这东西,看很多方面的,有的地区都会影响你设计的好坏,就打个比方,你一个客户想做高端一点的产品,但你做出来之后他没有渠道去找那些材料和配件,但有些地区确有这些材料和配件,所以,设计师也分地区化,有的地方,他就是实现不了你的想法,只能阉割你的作品,平台不够大。如果想实行你这类的观点,你得爬上行业顶尖上去才有说服力。说白了,所有行业都是赚钱的工具,内卷的原因也就是要赚钱,你不卷就没别人赚的多,对我来说,设计这条路是看高度的,你接触的有多高,你眼界就多高
眼光跟思维都有点局限了,手绘不会有什么变局,变的是手段与方式,多跳出画图师的视角多维度去看待设计师这个岗位会更好。
评论区才是这条推送的精髓
我感觉手机这个行业的发展路线,就有很大的现实参考意义
老板对我说:别整这些虚的,能不能落地?不能落地,你这不是瞎扯。老板问,你为啥不会手绘,别人都会?我说,手绘只是一种理清思路的工具,渲染是一种表达,cmf只是对接加工生产的交流。那有什么用,我只用钣金,不用开模。
说工业设计师是绘图员这个我深有体会,但是企业分工就是这样。我个人认为理想的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是这样的:1、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和需求;2、研究是否有商业机会;3、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4、对接量产;5、产品上市后跟踪市场和用户反馈。
看法太局限了,国内设计内卷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产品附加值低,企业都在搞恶性竞争,都在压成本,会对设计师友好吗?破局只能寄希望于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高端产品走出去,出去卷,而不是一直内耗
这是要做工业设计圈“吴晓波”啊。懂了这么多道理还是很多连基础的美感和造型都过不了关。
工业设计已经被模糊了边界,现在各大平台都是渲染图为王
惟世界待你温柔,设计才待你不薄
文章很好,评论内容很丰富多彩
要解放社会创造力,工业设计才有可能再上新高度。就好比大学生多了,博士才会多起来
我一般把这个cmf设计叫抽象质料的普遍应用。
一篇很用心的文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在于“你”想怎样。很多新人刚入职画了几天图,就觉得没意思,说自己是来当设计师的,不是来当绘图员......我说,还真不好意思,你现在就得先从绘图员做起,凡事都有个从0到1的过程,还需要从量变到质变,设计师不是一天当成的;而且,哪怕工作个十年八年后,大部分的“设计师”也只是高级“绘图员”,二八原则到处适用,设计行业也是,真正头部大咖,20%应该还不到。刚开始,真要能当好这个美工,那也很了不起,说明你审美在线,有设计师潜力,这个比技能高级多了,始终感觉:审美,是个很玄的“东西”。